+ 稿
各区严阵以待,迎战台风“蝴蝶”(下)
2025-06-27 17:00

福田区沙头街道沙嘴社区:闻“风”而动,织密台风防御“安全网”


随着2025年1号台风“蝴蝶”预警的发布,福田区沙头街道沙嘴社区迅速响应市气象局与市社区网格管理办公室关于深化“网格+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部署要求,第一时间组织全体网格员深入一线,开展台风影响期间的安全隐患拉网式排查,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筑起坚实屏障。


靶向排查,隐患整治无死角。网格员们化身“安全哨兵”,严格落实“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的闭环机制,针对辖区风险点实施精准治理。排水脉络“清淤通”,社区网格逐段检查雨水井、排水沟渠等易积水区域,清理树枝、落叶等堵塞物,及时疏通排水管道,确保积水顺利排出;高空隐患“紧箍咒”,细致巡查沿街广告牌、阳台花盆、空调外机等高空悬挂物,督促业主加固或移除,杜绝“高空坠物”隐患;重点区域“强盯防”。对老旧房屋、在建工地、低洼易涝点实施动态监测,协同物业预置沙袋、抽水泵等应急物资,运用智能监测手段提升预警灵敏度;应急通道“保畅通”,全面清理楼道杂物,确保消防通道和应急疏散路线畅通无阻。


精准宣导,防御知识进万家。在排查同时,网格员同步开展“敲门行动”,将通俗易懂的《台风防御指南》和“气象明白卡”送至居民手中,详细讲解避险要点、转移路线及安置点信息。社区还通过微信群、宣传栏等渠道滚动推送最新预警和防范提示,确保信息“秒达”每家每户,提升居民自主防灾意识和能力。


此次行动是落实2025年“网格+气象”工作要求的具体实践,通过前置行动、精准发力、宣导到位,力求将台风影响降至最低,全力守护社区平安。(文:张家烁)



宝安区燕罗街道:多措并举防御台风“蝴蝶”及强降雨


近日,受台风“蝴蝶”和南海季风先后影响,我市出现持续暴雨天气。宝安区燕罗街道根据深圳市气象台天气预警预报及天气研判,迅速组织全员网格员出动,开展全覆盖宣传与隐患排查工作,全力守护辖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辖区防汛防台形势安全平稳。


设立5个应急点提升应急响应效率。以社区网格综管站为基准设立应急救援点,由网格综管站长负责,配备救生艇、雨衣等救援物资,确保快速响应。


安排专人全天候转发气象预警信息。专人负责接收并转发天气预警预报及“三防”工作信息,通过“塔式宣传群”及时传达至相关人员,为网格员开展隐患排查及居民做好防御工作提供信息支持。


强化联动巡查筑牢防护墙。发动楼栋长检查楼栋内外安全,清理天台、阳台杂物及室外用电工具,防范高空坠物和触电风险。



突出重点隐患全覆盖巡查。针对历史遗留危旧房屋、土地整备区域的围挡房屋,加大巡查力度,确保无人进入;强化对危险边坡、工地工棚等隐患点巡查频次,对出租屋、“三小”场所的零星工程要求暂停施工。通过落实“日查+夜巡”的常态化巡查机制,以及“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的全周期工作流程,实现对重点隐患的多频次、全覆盖巡查,切实筑牢安全防线。



此次防御台风“蝴蝶”及强降雨期间,燕罗街道出动网格员1080人次,累计巡查危房2568处次、户外广告牌及高空设施等456处次、河堤水库32处次、边坡960处次,实现重点区域全面覆盖。(文图:王劲涛)



光明区公明街道:筑牢“蝴蝶”台风防御安全网


为应对今年第1号台风“蝴蝶”带来的风雨影响,宝安区公明街道网格部门迅速启动“网格+气象”联动机制,组织全体网格员下沉辖区,开展隐患排查、应急宣传工作,全力保障辖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依托“网格+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公明街道网格实时跟踪台风动态,第一时间将气象部门发布的“蝴蝶”动态、信号预警、天气研判等信息推送至辖区逾3300个楼栋平安群。网格员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宣传,利用楼栋群、入户通知等方式,提醒居民做好防风防涝准备,重点关注独居老人、低洼地段住户等群体。




此外,各社区以分格为单位,对建筑工地、老旧房屋、地下车库等重点区域开展“地毯式”巡查。对于发现的隐患问题,能整改的立即整改,整改困难的则立即上报平台,联合职能部门进行处置。据不完全统计,行动以来累计发现整改隐患301宗,发送预警信息逾1.5万条。(文图:陈苗)



坪山区石井街道田头社区:“线上+线下”双渠道守护平安


6月12日11时,深圳市气象台于发布台风白色预警信号,称:预计13-15日受“蝴蝶”’影响,全市将出现明显风雨。坪山区石井街道田头社区网格员迅速响应,以“网格+气象”联动机制为依托,用行动守护辖区一方平安。


台风预警发布之初,田头网格员便对照“气象灾害风险隐患地图”,对辖区老旧房屋展开“拉网式”排查,查看屋顶是否存在漏雨点,对存在隐患的房屋及时设置警示标识,并协助住户进行临时加固。



田头网格员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开展宣传,用通俗易懂语言提醒居民“检查阳台花盆、清理排水口、关闭门窗”;并对孤寡老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进行上门走访,确保预警信息“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台风影响期间,网格员顶着风雨开展巡查——及时上报树木倒伏、路面积水等突发情况,协助市政部门进行紧急处置。风雨渐歇,他们又马不停蹄投入“雨后复查”,对老旧房屋、河道边坡进行二次排查,防止次生灾害发生。(文图:杨云生)



龙华区福城街道:“AI处置员”上岗 数字防汛有新招


在基层防灾减灾的“战场”上,龙华区福城街道正以创新实践探索一条科技赋能新路径。由街道数字治理工作专班自主研发的“AI处置员”系统,犹如不知疲倦的“智能参谋”,在基层气象灾害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破解防灾减灾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构建智能处置体系,打造防灾减灾“最强大脑”


走进福城街道数字治理指挥平台中心,大屏幕上各类数据实时跳动,“AI处置员”系统正有条不紊地运行着。这个智慧应用的核心是一套智能处置体系,该体系是由“DeepSeek+知识库”构成,其中知识库结合辖区重点高频诉求类型、近期典型好评案例库、气象防御知识等内容构建而成。


数据汇集层如同系统的“信息触角”,整合了气象预警、历史灾情、物联感知等多元数据。无论是市气象台发布的台风预警,还是遍布街道的传感器采集的实时数据,都能被快速收集、分析。分析研判层则是系统的“智慧中枢”,通过大模型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精准识别风险并评估等级。方案生成层会根据分析结果,自动匹配最佳处置预案和答复模板,而效能优化层则通过机器学习,让系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以前遇到突发情况,网格员需要查阅大量资料、协调多个部门,现在有了‘AI处置员’,就像身边有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能快速给出专业建议。”福城街道数字专班负责人刘督介绍。在今年1号台风“蝴蝶”过境期间,街道提前收到市气象局预警,“AI处置员”迅速响应,根据以往台风灾害数据以及辖区内的地形、建筑分布等信息,精准分析出可能出现的风险点,标记出多个易涝区域,并提前制定好相应的处置方案。


实战检验显成效,治理效能实现大幅跃升


在台风“蝴蝶”来袭时,“AI处置员”系统的优势得到充分展现。系统提前识别出丹湖社区丹坑北村老旧小区因地势低洼且排水管道老化,存在严重的内涝风险。网格员依据系统提供的方案,提前在小区周边设置警示标识,疏散部分居民,并调配排水设备进行预排水。


最直观的变化体现在响应速度上。以往处理一起普通的应急工单,平均需要2小时,现在通过系统自动化处理,时间缩短至20分钟。在“蝴蝶”影响期间,系统累计处理工单数量远超平常,其中大部分常规性工单实现自动化处置,从积水点排水调度到危墙加固提醒,“AI处置员”都能快速生成方案、派发工单,让应急处置更加及时高效。


工作质量也得到明显提升。标准化的处置流程,使得工作差错率下降了60%。以前由于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的重复劳动、处置不当等问题大幅减少。同时,系统的应用还释放了30%的应急人力,让基层工作人员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复杂险情处置中。6月17日早高峰时段,强降雨导致福前路段严重积水,水位持续上升,周边车辆和行人受阻时,被系统解放出来的工作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利用专业设备和系统提供的排水方案,快速降低了积水水位,保障了群众安全。“AI处置员”不仅实时计算最优排水方案,还同步推送周边32家商户的防汛提醒,实现处置效率与人文关怀的双重提升。



人机协同新模式,筑牢基层防灾减灾防线


值得关注的是,“AI处置员”并非要取代人工,而是与基层工作人员形成有机配合。系统主要承担预警信息分类、处置方案推荐、答复模板生成等辅助性工作,最终的决策权和处置权依然掌握在工作人员手中。


受近期强降雨影响,导致茜坑社区内一处小型水库水位迅速上升,威胁周边居民安全时,“AI处置员”迅速给出降低水位、疏散居民、密切监测水库大坝等建议。现场工作人员结合实际情况,对疏散路线进行了优化调整,增派人员对水库大坝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并根据水位变化及时调整排水方案,最终安全度过危机。这种人机协同的工作模式,既发挥了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又保留了基层治理的人文温度。


“AI是我们的好帮手,但人的经验和判断力同样不可或缺。”福城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人机协同让我们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更加从容自信。”福城街道的实践为基层智慧治理提供了有力借鉴。这种“AI辅助+人工决策”的模式,既符合基层防灾减灾的实际需求,又顺应了数字化发展趋势。这个正在迭代升级的“城市安全智能体”,不仅重新定义了防汛救灾的“深圳速度”,更探索出特大城市“平急结合”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文图:李雷新)



龙华区福城街道:“网格+气象”双线联动!织密台风后地质灾害防控网


今年第1号台风“蝴蝶”影响深圳,市气象局前置启动预警响应,向基层推送精细化预警,依托“网格+气象”联动机制,龙华区福城街道迅速响应,组织网格员深入一线开展台风防御工作,筑牢气象防灾减灾防线。


机制引领,靶向发力排查安全隐患。依托“网格+气象”联动机制,福城街道实现“气象吹哨、网格报到”,第一时间激活应急响应,组织网格员针对小散工程、边坡等重点区域开展排查。台风过境后,累计出动网格员2200余人次,排查重点区域165处,整改隐患112处,转移群众5人。在巡查中,桔塘社区网格员发现临河老旧居民楼掉落电线,及时上传现场照片与定位信息,同步上报相关职能部门,在周边设置警示标识,劝导群众撤离至安全区域。随后供电部门与应急队伍赶赴现场,电力抢修人员妥善处理掉落电线,还对周边电力设施进行全面检修。另一组网格员发现充电站广告牌旁土墙坍塌迹象,争分夺秒疏散周边车辆,拉起警戒隔离带,并联系专业工程队对危墙进行拆除加固,守护了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网格先行,积极作为化解内涝危机。为了减少对居民出行的影响,网格员们盯紧雨水井、排水沟渠等重点区域加强巡查,及时清理排水口杂物。章阁白花河段网格员发现河道因断枝杂物堵塞导致水位暴涨,浑浊的河水不断漫过堤岸,联合相关职能部门,疏通化解内涝危机。同时,街道在高风险区域设警示标识,建立风险动态评估机制。



科普赋能,主动靠前做好信息传递。福城街道网格员充分发挥基层“神经末梢”作用,线上线下双线并行,将预警信息传递到居民手中,网格员通过微信群推送预警信息500余条。在信息传递的同时,网格员还肩负起气象科普的工作,制作防灾宣传素材,发放宣传手册2200份,提高居民防灾减灾意识。

立足“网格+气象”联动机制,福城街道构建起全链条防灾减灾体系,实现科技与基层力量融合,预警与宣传科普并行,全力守护群众生命安全。(文图:邓建朋)



龙华区福城街道:“网格+气象”联动保平安!福城街道防汛暖心小故事


为应对近期持续暴雨天气,龙华区福城街道迅速启动“网格+气象”联动机制,组织网格员开展精准防汛服务,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6月16日晚至17日早,街道网格员多措并举,通过上门预警、易涝点排查、交通疏导等,展现出基层治理的高效与温情。


“银发顾问”献策,化解防汛难题


“这个巷子地势低,每次大雨都会积水,要提前准备抽水装备及沙包!”16日下午,69岁的“银发防汛顾问团”成员陈伯指着丹湖社区丹坑村一处角落对网格员罗志林说道。这支由6名熟悉社区地形的退休老党员、老居民组成的特殊队伍,凭借数十年居住经验,协助网格员标记出3处台账记录外的隐蔽积水点,并参与制定疏通方案。“年轻人熟悉技术,我们熟悉‘脾气’。”顾问团成员李姨用粤语向网格员解释老旧排水管网的走向,助力街道加固危险边坡3处。


粤语预警入户,守护独居老人


“阿伯,今晚落大雨,尽量唔好出门,有需要随时联系我哋!”6月16日晚,福城街道四和社区网格站负责人汪继龙敲开了独居老人黄伯的家门,用粤语详细讲解防汛注意事项。针对辖区内老旧屋本地老年居民较多、部分人普通话不熟练的情况,福城网格组织20余名精通粤语的网格员,连夜对100余户高龄、独居家庭开展“一对一”提醒,协助检查房屋漏水、用电安全等问题,并留下24小时应急联络方式。“听到乡音心里踏实多了!”72岁的黄伯连连点赞。



早高峰排涝保畅,网格员彰显担当


6月17日早8时,正值通勤高峰,持续暴雨导致福华路与民安路交叉口出现积水,最深处达15厘米。丹湖社区网格员迅速赶到现场,一边设置警示标志、引导车辆绕行,一边徒手清理堵塞排水口的杂物,确保道路排水通畅。据统计,当日街道共出动网格员150人次,排查易涝点23处,协调市政部门紧急处置积水点5处。“看到他们冒雨指挥,我们开车也安心。”市民张先生说道。



福城街道应急办负责人介绍,此次防汛行动依托“数字指挥”平台,实时对接气象部门数据,提前48小时向网格员推送预警信息。截至17日中午,街道累计发送防汛短信5.2万条,转移低洼地带居民12人。(文图:李雷新)



罗湖区莲塘街道莲花社区:“网格+楼栋长+气象”高效联动 成功防御台风“蝴蝶”及强降雨


面对2025年首个台风“蝴蝶”及6月16-17日暴雨过程,罗湖区莲塘街道莲花社区依托“网格+楼栋长+气象”联动机制,科学部署、高效应对,实现“零伤亡、少损失”,全力守护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精准预警,快速响应


莲花社区借助“网格+楼栋长+气象”融合机制,打通气象预警传播“最后一公里”。气象部门通过三防“一键通”APP、微信群、“深圳社区网格管理”等平台,实时推送台风动态与暴雨预警。网格员、楼栋长迅速启动应急巡查,提前排查隐患,为风险管控争取主动权。


风险可视,精准防控


莲花社区依托网格化管理平台整合气象风险数据,绘制“风险一张图”,精准标注易涝点、地质灾害隐患等信息。网格员与楼栋长按图巡查高风险区域,提前妥善转移危旧房住户、低洼区域住户、独居老人等3户共5人,以及工地民工约300人,做到应转尽转。



宣传全覆盖,筑牢安全防线


莲花社区采取“线上+线下”双线宣传模式。线上通过物业群、业主群高频推送防御指南及台风动态;线下网格员与楼栋长入户走访,重点关注特殊群体,物业还通过宣传栏、扩音器强化气象预警与防灾宣传,实现气象预警信息全覆盖。(文图:胡敦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