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气象”再出发,碧岭街道开启2025新征程
随着2025年的到来,碧岭街道网格管理服务部在新年第一个工作日组织召开了部门务虚会。此次务虚会一大焦点便是“网格+气象”工作,全面总结2024年工作成果,并对新的一年工作做了全面部署,展望2025年,进一步发挥网格管理优势,强化气象减灾防范能力,围绕安全巡查、深化警网合作、推进AI科技赋能等核心任务,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坚定的步伐,推动网格工作更上一层楼,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助力街道高质量发展!
回顾2024“网格+气象”协同硕果累累
在过去的2024年,碧岭街道网格管理服务部全面落实“网格+气象”的工作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网格员与气象部门紧密协作,构建起高效的信息网络传递平台,一旦有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网格员们迅速行动,及时通过微信群,上门走访通知等形式,向居民发布气象预警信息,覆盖辖区居民数万人次,确保居民在第一时间了解天气变化,做好应对防范措施。
在应对气象灾害的实际行动中,“网格+气象”模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每当暴雨,台风等恶劣天气来临之际,网格员们严格落实事前隐患排查,事中巡查检查,事后调查复查的工作方针。主动深入一线,对危险边坡,老旧房屋C3类违规住人,河道,易积水路段等重点区域进行全面巡查。小问题不出格,大问题上报相关部门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成功避免了多起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保障了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网格+气象”模式还注重气象知识宣传普及,网格员们通过上门走访发放宣传手册,微信群,短信等多种形式向居民普及气象灾害的种类,危害及应对方法,提高了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能力。得到了居民的积极响应和好评,为社区的安全稳定奠定了基础。
展望2025,明确方向,细化任务
此次会上,碧岭街道对2025年“网格+气象”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新的一年,要求网格员继续加强气象预警信息的传递工作,确保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全面性。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加强与气象部门合作,提升服务精细化水平。同时,将进一步拓展信息传播渠道,优化信息传递方式,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采用多样化的宣传方式,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兴媒体平台,提高信息的覆盖率和有效性,让更多居民能够及时获取气象信息。
危险边坡,老旧房屋,河道的排查是2025年的工作重点,针对危险边坡和老旧房屋,会议要求各中队要重新梳理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对辖区内每一处危险边坡和老旧房屋进行详细排查,记录其位置、现状、潜在风险等信息,并建立动态管理机制。网格员们需要定期对这些区域进行巡查,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组织网格员参加专业的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气象灾害时的应急处置能力。同时,进一步深化气象知识普及工作。计划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气象科普活动,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提高全民气象防灾意识。通过举办气象知识竞赛、亲子科普活动等形式,激发居民学习气象知识的兴趣,让更多居民了解气象灾害的危害和应对方法。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气象灾害防范的良好氛围。
会议着重强调,全体网格员要在2025年坚决贯彻落实各项工作部署,强化责任意识、勇于担当。每一位网格员都要明确自己在“网格+气象”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对网格员的工作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估,将工作成效与绩效考核挂钩。对于工作表现优秀的网格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于工作不力的网格员,进行批评教育并督促整改。(文图:刘俊豪)
2025年坑梓社区“网格+气象”应急防护再提速
坑梓街道基层网格员团队与气象部门建立的"网格+气象"协同机制已平稳运行一年。针对辖区城乡结合部特性突出的台风、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风险,通过2024年"摩羯"台风等实战检验,现形成四大机制优化方向,推动应急响应效能再提升。
台风防御:从48小时预警到全年不松懈
2024年气象局通过“网格化管理平台”实时推送台风路径、雨量预测,我们提前48小时启动“隐患清单”排查。例如,9月超强台风“摩羯”登陆前,我们根据气象预警锁定网格内3处危房、2处低洼地带,联合应急队转移居民23人。2025年计划做到“雨水未至,隐患全清”,从提前48小时启动变为“日常防护”确保极端天气下应急状态的“不慌不忙”。
边坡防护:打造"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
针对辖区9处高危边坡。2025年我们将对高危边坡安装位移传感器,数据直连应急系统并将引入无人机定期巡航盲区边坡,通过AI图像智能分析自动识别裂缝、积水,减轻人工巡查压力。对隐患较大边坡建立网格员"雨前-雨中-雨后"三查机制。
重点人群:建立"一户一策"防灾保障机制
创新推出“三色分级管理”。红色户(独居失能老人)建立周围邻居+社康+室内报警协作体系;黄色户(残障人士)建立周围邻居互助+室内报警系统协作体系;黄色户(普通高龄老人)落实“1+1”结对帮扶。2025年计划完成坑梓社区范围96户重点家庭电子档案建设,实现气象预警信息5分钟内精准送达。
全民防灾:构建"群众发现-网格处理"共治平台
在社区试点开展“隐患随手拍”志愿者积分奖励,居民发现异常天气导致的积水、树木倾倒等问题,上传照片可兑换生活用品,激发群防群治力量。
坑梓街道基层网格团队见证了2024年辖区实现台风季零伤亡的突破,也更期待2025年通过智能终端、群众协作等方式的应用,将应急响应速度提升100%,真正筑牢气象灾害防御的“韧性防线”。(文:高盛)
寒冷预警,“网格+气象”服务暖人心
2025年1月、2月深圳市出现了多轮寒冷天气过程,气温骤降,寒意逼人。为更好地做好辖区防寒工作,各区的社区网格员深入小区,住户走访,加强排查,用实际行动为居民送去温暖与关怀。
龙华区:福城街道“网格+气象”联动筑起“温暖防线”
在寒冷天气防御工作中,福城街道的网格员们深入社区一线,对孤寡老人、残障人士、流浪人员等困难群众进行了全面排查,逐户走访,详细了解他们的防寒保暖情况,确保他们有足够的防寒物资和食物储备。其中,四和社区的网格员及时救助了由于气温骤降而身体不适的独居群众。
1月1日早九时,四和社区网格员及时救助因气温骤降而身体不适的独居群众
此外,福城街道的网格员们还加强了对应急避难场所的管理,提前对避难场所内的设施进行了全面检查,确保避难场所能够正常运行,并备足了棉衣、棉被、方便面、八宝粥等应急物资,以满足紧急避难市民的需求。
在寒冷预警期间,福城街道网格管理中心还加强了巡查力度,对公园、街边路面、桥底涵洞等重点场所进行了不间断巡查,防止因天气寒冷而引发流浪乞讨人员冻伤、冻死等意外事件。(文图:李雷新)
光明区:公明“网格+气象”助力暖心过冬
1月26日,深圳迎来一股强劲冷空气,气温骤降,寒意逼人,深圳气象局发布寒冷黄色预警信号。公明街道网格员利用微信群、朋友圈等多种方式,第一时间将寒冷预警信息和防寒保暖知识及时传递给辖区居民。同时,公明街道网格还根据网格内的人口信息,筛选出老年人、残疾人、低保户等重点人群,逐一上门回访,确保每一位重点人群都能得到及时的关怀和帮助。
在走访过程中,网格员们逐户深入到重点人群家中,仔细询问他们的生活状况和保暖需求,耐心讲解寒冷天气天气的注意事项,提醒居民注意用火用电安全,避免意外事故。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残疾人,网格员还主动帮助检查家中的水电设施,确保他们在寒冷天气期间正常生活。(文图:陈苗)
罗湖区:做好“网格+气象”,笋岗网格织就温情网
为确保辖区老年人的安全与健康,笋岗网格员们积极落实“网格+气象”工作,用实际行动织就一张防寒保暖的温情网。
面对即将到来的低温天气,笋岗网格做好“网格+气象”工作部署,要求各社区网格员们针对独居老人、空巢老人、高龄老人等群体,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排查。通过电话访问、上门走访等方式,了解老人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确保能够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排查过程中,网格员们重点关注了老人们家中的供暖设备是否完好、被褥是否充足、取暖物资是否储备充足等情况。为确保防寒措施落实到位,网格员们逐户上门为老人们提供贴心服务。防寒保暖工作不仅要做好物质上的准备,更要提升老人们的自我防护意识。为此,网格员们在上门入户时向老人们普 及冬季防寒保暖知识。辖区楼栋长发挥自身优势,为老人们提供多元化服务。(文图:杨帆)
福田区:天安社区网格“暖蜂驿站”与骑手心连心
对于穿梭于大街小巷、以电动自行车为伴的骑手们而言,凛冽寒风更添几分寒意。福田区天安社区网格队伍迅速响应,启动“网格+气象”联动机制,依托辖区内精心打造的9个“暖蜂驿站”,及时为这些城市“摆渡人”送去融融暖意。
值班网格员们根据气象预报信息,奔走于各个“暖蜂驿站”,逐一排查:仔细检查热水壶的加热功能是否正常,确保骑手们随时都能喝上热气腾腾的开水;清点储备的暖宝宝、姜茶等御寒物资,确保数量充足,并将其摆放在驿站的醒目位置,方便骑手们取用等等。这种基于气象预报,提前部署、精准施策的工作方式,充分展现了基层治理的效率和温度。
应急响应固然重要,日常维护与关怀更显温度。天安社区网格队伍将“网格+气象”联动机制融入“暖蜂驿站”的日常点滴。巡查中,网格员们密切关注气象变化,灵活调整工作重点:寒冷天气来袭,他们便加密巡查频次,细致检查保暖设施与物资储备;风雨交加,他们则重点排查驿站周边安全隐患,并提前备好雨具;酷暑时节,他们则更关注驿站的通风和空调运行情况。
天安社区网格队伍以“网格+气象”为纽带,将气象信息融入基层治理的细枝末节,润物无声地为新就业群体送去实实在在的温暖,让关怀在冬日里暖入人心。(文:沈烨培)
福田区:香蜜湖街道“网格+气象”保障群众温暖过冬
香蜜湖街道网格员依托“网格+气象”紧密联动机制,穿梭于小区的每一个角落,用实际行动筑起“温暖防线”。
路面巡查不松懈,撑起生命“保护伞”。香蜜湖网格员加大路面巡查力度,坚持每天定时不定点巡查,重点加强对社区公园周边、地下通道、涵洞和桥底的巡查;如巡查过程中发现流浪乞讨人员,网格员会劝导其前往就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接受救助,对不愿接受救助人员发放防寒物资及食品等必要物资,并做好后续跟踪服务,确保流浪乞讨人员等弱势群体安然度过低温天气。
入户走访送温暖,网格服务“不打烊”。香蜜湖网格员充分利用小区网格群,通过“线上+线下”同步,提示降温预警,宣传防寒防冻措施,提醒群众做好防寒保暖措施,注意添加衣物,加强自我防护,注意用电、用火、用气安全,保持室内通风,慎防使用天然气导致一氧化碳中毒。(文图:黄政彦)
龙岗区:温情守护,细雨中的网格温情与安全防线
气温骤降至14度,毛毛细雨如丝般轻轻拂过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带来一阵阵袭人的凉风。一大早,网格员张艳红便开始了她忙碌的一天。她在收到气象局发布的寒冷预警信号后,迅速在居民微信群中发出了温馨提醒:“各位居民,今天气温下降,早晚温差大,请大家记得添加衣物,注意保暖。特别是老人和孩子,他们的抵抗力较弱,更要注意防寒保暖。同时,尽量减少外出去人流密集的地方,以防流感侵袭。”
网格日常巡查,是她每天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寒冷天气,热水器和燃气使用安全是重中之重,网格员张艳红仔细检查了每一户居民的燃气使用情况,对于发现的问题隐患,她立即进行了登记,并督促居民进行整改。在她的努力下,共排查二十余户,发现问题隐患3处,并全部整改到位。
雨季即将来临,边坡挡土墙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她仔细检查了挡土墙的结构是否稳固,是否存在裂缝或坍塌的风险。经过仔细评估,她确认该处挡土墙目前不存在隐患风险,可以平安度过今年的雨季。(文:张艳红)
松岗网格专项开展应对“回南天”各类安全隐患排查行动
近日,宝安区松岗街道网格综合管理中心紧密结合季节性气候特点,组织全体网格员专项开展应对“回南天”各类安全隐患排查行动,有效应对潮湿天气可能带来的各类风险。
目前,南方地区特有的“回南天”现象逐渐凸显,湿度加大,空气潮湿,给市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同时增加了各类安全隐患。行动中,社区网格员对重点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不仅认真采集每一处出租屋、商铺、九小场所等隐患点信息,还积极向居民宣传“回南天”期间的自我防护知识,提醒居民注意室内通风、减少电器使用,以及及时处理积水,确保生活环境干燥安全。仅2月10日,该街道共出动364人次,排查出租屋2282栋16586间套;排查上报各类安全隐患421宗,即巡即整安全隐患185宗。
此外,网格员通过住户或楼栋长工作群向居民普及“回南天”防潮知识,提醒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自查自纠,重点检查房屋结构、电气线路及防潮措施,及时发现并整改问题,防范于未然。(文图:文建清)